“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刚刚所唱的一段歌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与《茉莉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调》,早已传唱大江南北,蜚声海内外。这首悠扬嘹亮的民歌,简洁明了地勾勒出了乡土中国的典型图景,也传达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几十年来,歌曲所描绘的沂蒙山区好风光已经化作沂蒙大地乃至中国大地的经典形象。因其饱含乡音乡情的歌词,以及有着淡淡乡愁的旋律,人们也会时常想起它、唱起它。
然而,您知道吗?它诞生的那个年代的中国却是那样的艰难......在20世纪三十年代,正值国家民族危亡之时,在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政策下,我东北大地迅速沦丧。日寇铁蹄随即踏入华北、华东广大地区。1940年,抗战到了最困难的时期。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便经常遭遇日寇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经常骚扰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还利用封建反动会道门组织“黄沙会”散布谣言,与抗日军民对抗。这一年的6月,为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扫除抗日障碍,积极配合我党我军的抗日斗争,驻扎在薛庄镇白石屋村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团长袁成隆的带领下,团员李林和阮若珊创作了这首《反对黄沙会》。后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这首歌的歌词不断修改,歌名也最终改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齐鲁大地抗战之时,升华于解放战争年代,在新时代传承,简单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沂蒙精神,其意义绝不仅限于历史。
在沂蒙这块红色的沃土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唱着《沂蒙山小调》,高举这一文艺宣传武器,战天斗地,坚定革命信仰,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的伟大沂蒙精神。
同时,沂蒙人民也在传唱《沂蒙山小调》的过程中更清晰更深刻地感悟到沂蒙精神的内涵,进而化作前行的动力,在革命战争时代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在新时代点燃了沂蒙老区奋发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成为老区人民发展经济、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
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天蒙景区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以恢复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此生活时期的村落场景为核心,将上白石屋村建成一个活态博物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在这里每个院落就是一个展馆,具有文化展示和体验功能。主要建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沂蒙精神馆、沂蒙历史馆、沂蒙风俗馆、沂蒙物产馆、沂蒙声音馆、沂蒙味道馆和沂蒙人家等。2016年这里更是被评为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也成为临沂沂蒙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的重点教学培训基地,成为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阵地。
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的是费县、沂蒙、山东的好山水,好民风,唱出的是大地丰收的喜悦,唱出的是人民感恩共产党永远跟党走的情感,唱出的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昨天,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迎来了革命的胜利。今天,这里的人民乘着歌声的翅膀,继承和发扬沂蒙精神这一伟大革命精神,励精图治、创业奉献,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前进在新时代发展的道路上。